2018年6月4日星期一

(轉載) 風暴極慢趨粵西 天文台料周六仍在香港300公里外徘徊

星島日報
停一停,諗一諗?南海熱帶低氣壓繼續緩慢移動,時速不夠10公里,跟一輛電車差不多。大致趨向海南島、廣東西部,未來路徑仍然有變數。按照天文台最新路徑,預料該熱帶低氣壓在周六傍晚仍然在香港西面300公里外徘徊,對香港影響可謂非常漫長。

天文台指,位於南海中部的熱帶氣旋已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但其組織較為鬆散,而且移動較慢,今晚及明早會與香港保持超過600公里的距離,對本港暫時未有直接威脅。天文台會密切注意該熱帶氣旋的動向。

在晚上8時時,位於南海中部的熱帶低氣壓集結在西沙之西南偏西約210公里,即香港之西南偏南約800公里預料向北緩慢移動,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45公里,在未來兩三天移向海南島及廣東西部一帶。預料熱帶低氣壓會在明日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在海南島東岸緩慢擦過,繼而北上雷州半島,之後減弱轉向東移動,進入廣東西部。按照目前預測,熱帶低氣壓會在周六(9日)傍晚在香港西面300公里外徘徊。

内地中央氣象台預計,熱帶低氣壓中心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加強,將於4日夜間至5日白天發展為熱帶風暴級,6日日間登陸或擦過海南島東部,然後向廣東西部一帶沿海靠近,最高強度達到強烈熱帶風暴。

根據天文台的熱帶氣旋路徑概率預報可以看到,在風暴趨向廣東西部後,其後的走向則存在變數,有2至3成機會向東北深入内陸,但同時有2至3成機會向東南走重新進入南海。

建立時間:2033
更新時間:2100

2018年6月3日星期日

(轉載) 熱帶低壓料橫過南海南部 香港今最高32度

星島日報

熱帶低氣壓形成,今早八時,位於南海南部的熱帶低氣壓集結在西沙以南約390公里,預料向西北偏北移動,時速約10公里,橫過南海南部。

天文台表示,一股偏東氣流正影響廣東沿岸,本港地區今日天氣預測,部分時間有陽光,亦有一兩陣驟雨。日間天氣炎熱,市區最高氣溫約32度,新界再高一兩度。吹和緩偏東風,初時離岸風勢清勁。

展望明日驟雨增多,隨後兩三天有狂風驟雨及雷暴。

今日的最高紫外線指數大約是11,強度屬於極高。
上午8時天文台錄得氣溫28度,相對濕度百分之78。

過去一小時,京士栢錄得的平均紫外線指數是0.8,強度屬於低。

本港其他地區的氣溫:

京士栢28度,
黃竹坑28度,
打鼓嶺28度,
流浮山28度,
大埔27度,
沙田27度,
屯門29度,
將軍澳27度,
西貢27度,
長洲28度,
赤鱲角30度,
青衣28度,
石崗29度,
荃灣可觀27度,
荃灣城門谷27度,
香港公園26度,
筲箕灣27度,
九龍城27度,
跑馬地27度,
黃大仙27度,
赤柱27度,
觀塘26度,
深水埗28度,
啟德跑道公園27度,
元朗公園28度,
大美督27度。

(轉載) 低壓區升格 恐三旋共舞

東方日報

未來個多星期網上追風族將非常忙碌,因「三旋共舞」奇景醞釀中。在南海發展一段時間的低壓區昨晚升格成熱帶低氣壓,預備命名為「艾雲尼」,為風季掀序幕。由於「艾雲尼」以東還有兩個低壓區,令其移動路徑添神秘感。天文台預計,其相關不穩定天氣周二起影響本港,中央氣象台亦預測它周二在本港西面中距掠過,但有電腦推算它登陸海南或湛江後會「回頭」出海,再沿廣東西部岸區橫掠至下周初仍未散,惟風力料以一號波「封頂」。

本港需否及何時發出今年首個一號戒備信號充滿變數,香港天文台昨晚十時稱,位於南海南部的低壓區、即編號99W增強成熱帶低氣壓,而受偏東氣流影響,未來一兩日有幾陣驟雨。

本周中期有狂風驟雨

天文台又指,準「艾雲尼」預料向北移動,其相關不穩定天氣本周中期開始影響本港,周二至周四會有狂風驟雨及雷暴,有雨天氣至少持續至下周一(11日),而早前預計酷熱高溫下周初重臨,但昨已下調預測,下周日及周一市區最高攝氏三十二度,未達酷熱水平。

準「艾雲尼」99W昨日早上先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其後內地中央氣象台、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及澳門氣象局等氣象組織先後替其「升呢」,台灣中央氣象局亦預測它昨晚至今早會獲命名「艾雲尼」,以「風暴之神」之名為南海帶來陣陣擾動。當同菲律賓以東另一低壓區90W醞釀之際,其東面昨凌晨再殺出第三個低壓區91W,西北太平洋或將上演三旋共舞畫面。

預測分歧 或二度登陸

對於準「艾雲尼」最終走向,多個氣象組織預測有分歧,內地中央氣象台預計它周二登陸海南島前,有望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在本港以西約五百公里掠過,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預計熱帶氣旋最接近本港時距離超過六百公里,連海南島也不會登陸。

而歐洲亦有電腦推算顯示,它可能先在海南島以西掠過,然後轉向東北橫過湛江,登陸後再出海,以偏東路徑於香港南邊及西邊掠過,風力或只達「一號波」級數。該推算顯示,它或會二度登陸,且不立即消散,到下周二(12日)仍在本港附近的南海徘徊。



2018年6月2日星期六

(轉載) 天文台:南海南部熱帶氣旋似形成中 預測下周二最接近香港

 
世紀熱浪剛結束,風暴隨即殺至。本港天文台今日傍晚表示,位於南海南部的低壓區正逐漸增強,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而內地中央氣象台就指,南海的熱帶擾動已經發展成為熱帶低壓,並將於今晚到明早增強成今年第4號熱帶氣旋,預料將向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靠近,距離香港西南約500至600公里掠過。

內地中央氣象台預計,低壓中心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將於2日晚上至3日早上增強為熱帶風暴,並逐漸向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靠近,距離香港西南約500至600公里掠過,預測登陸最高強度達到強烈熱帶風暴級數。
而廣東省氣象台預測,受熱帶氣旋影響,本月6至8日,粤西、珠三角市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餘地方則有中至大雨局部暴雨。

本港天文台表示,一股偏東氣流正影響廣東沿岸,此外位於南海南部的低壓區正逐漸增強,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本港地區今晚大致多雲,有一兩陣驟雨,最低氣溫約28度。明日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天氣炎熱,市區最高氣溫約32度,新界再高一兩度。吹和緩偏東風,初時離岸風勢清勁。展望星期一驟雨增多,隨後兩三天有狂風驟雨及雷暴。










2018年6月1日星期五

(轉載) 歐美預報料下周風暴趨海南粵西機會較高

星島日報

未來1星期在南海及菲律賓以東海域相當可能共有2個熱帶氣旋形成,不過其路徑也撲朔迷離,令電腦預報一改再改,「翻臉如翻書」。最新歐洲美國的電腦預報顯示,南海的熱帶氣旋偏北移動,趨向海南島至廣東西部一帶機會較高。不過有關預報僅作參考,因天文台已經提醒,菲律賓東面的系統會為南海的系統路徑帶來變數。

香港天文台指,預料位於南海的低壓區會發展並向北移動,與其相關的不穩定天氣會在下週中期影響華南沿岸。此外,位於菲律賓以東的另一個低壓區亦會發展,為南海的低壓區之移動路徑帶來變數。

廣東省氣象台預測,南海有熱帶擾動發展,有可能在6月2日前後加強成熱帶氣旋, 6日至8日廣東受颱風影響,粵西縣市有暴雨到大暴雨,珠江三角洲縣市有大雨到暴雨,其餘縣市有中雨局部暴雨。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對南海的擾動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即「24小時内會相當可能形成熱帶氣旋」。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最新預測,南海氣旋可能以熱帶低氣壓(中心風力41至62公里)強度,在本月5日至7日西北移動趨向海南島、雷州半島,然後趨向廣西及越南。而美國全球預報系統也類似,預測氣旋會以熱帶風暴(中心風力63至87公里)偏北趨向海南島,再進入北部灣,靠近廣西。歐美的預報在路經上已變得比較一致。

至於較遠的另外一個氣旋走勢更加不明朗,歐洲預測北上至台灣以東海域,改以東北方向掉頭趨向沖繩一帶;美國預報則預測會橫過菲律賓呂宋,趨向台灣一帶海域,然後向東移。歐美預報對該氣旋的強度及路徑仍然不確定。

不過天文台或其他氣象界組織均曾解釋過,電腦預報不經人手修訂,存在不確定性及誤差,只能作參考之用,市民不應過早下定論,應繼續觀察事態發展。

建立時間:1535
更新時間:1710

2018年3月29日星期四

老人...感謝狀!XDDD

原來已經超過30年了~~ XDDDD

感謝給我感謝狀!但也提醒我..... 你已不年輕了!!!

說笑的!但也是事實!哈哈哈!

喜歡這感謝狀!無論我富貴或貧窮....我就是堅持了超過30年!這說明了.....我不是做每件事也只是3分鐘熱度的~~ 知道嗎!!! :PPP


2017年8月18日星期五

閒遊 希臘

放涼了的遊記!:PP

又一個重遊旅站!想了很久....終於可以再次前往~ 但人大了...感覺沒從前那麼雀躍!經過數十年的變遷,一切都已商業化,沒了從前喜愛的感覺了!!!

這趟只遊3島,Mykonos / Santorini / Milos

現在只喜歡悠閒舒適的旅遊,別要我趕行程,亦不會只向平價的看~萬般帶不走....應用的...便要用了!

一向喜歡自駕,旅行中若有車手,一定會排一些自駕的行程,既方便又省卻尋找交通資料的痛苦煩惱~

今次島與島之間,除了短程的是坐船外,都是安排飛機前往~ 沒辦法!一個超暈船的人沒有太多選擇~~

分享一些相片....留個念....做個記錄!!:DDD